胡永合并不知道,張有智同志已經不是原西縣縣委書記了。
不久以前,黃原地委出了文件,免掉了他的縣委書記職務,任命原團地委書記武惠良為這個縣的新任縣委書記。據說,有智同志將被安排任原西縣人大常委會主任。只是縣上有些中層領導擔心,弄不好,他在人大代表上很有可能落選。
聽說新任縣委書記是個年輕人,過幾天就來上任。被免職的有智病了,正在進行中西醫結合治療。實際上,有智一年四季都在吃藥——當然以滋補藥為主。
幾年來,原西縣各方面的工作一直在全區處于最落后的狀態。說實話,責任很大程度上在于縣委書記張有智沒有一點開拓精神。豈止是沒有開拓精神,他連最起碼的負責精神也沒有!工作應應付付,整天把大夫叫到辦公室或家里為他看“病”。
縣長周文龍倒跌跤馬趴地撲著抓工作。但因他在文革極“左”時期犯過錯誤,思想包袱很沉重,整黨幾乎過不了關。在張有智等人的堅持下,還是給他定了個“犯有一般錯誤”。“一般錯誤”也是錯誤,因此小伙子不太敢放開手腳工作。周文龍這幾年一直在鄉下跑,倒很有些設想,但有智不支持他。常務副縣長馬國雄又只愛搞些花花哨哨的出風頭事,也給他撐不上勁。
在這種狀況下,原西縣的工作怎么可能搞上去呢?有些鄉鎮出了點成績,主要是那里的干部比較扛硬,和縣上幾乎沒什么相干。
原西的落后狀況有目共睹。中紀委黨委高老去年又回了一次家鄉,痛心地哀嘆:三中全會以來這么多年,原西縣大部分老百姓連一孔新窯洞也沒建起來!
如果黃原干部對前任地委書記田福軍有意見的話,主要是不滿他對張有智的姑息態度。
應該指出,田福軍在這個問題上是有錯誤的。他明明知道張有智早不宜擔當原西縣的縣委書記,就因為過去個人關系要好而抹不開情面,直到自己調離了黃原,還沒有把張有智調換下來,結果使原西縣蒙受了重大損失。毫無疑問,盡管田福軍在黃原地區普遍受到稱贊,但他過去在原西縣的威信,由于張有智的問題處理不妥而大大降低了。
我們無意對田福軍求全。只是我們從中再一次看到,作為一個重要領導干部,由于自己的弱點會造成什么樣的后果。個人失去威信算得了什么!嚴重的是,成千上萬的人要為他個人的過失而付出慘重的代價!
不客氣地說,田福軍這樣做對不起他深情熱愛的原西人民。他的錯誤是不能原諒的……福軍調進省城后,黃原新任地委書記呼正文一上任,第一個重大的人事變動就是改換原西縣委書記。正文過去長時間當過地委管組織工作的副書記,他很熟悉全區的干部情況。客觀地說,個人能力田福軍要勝過呼正文;但在用人方面,正文比田福軍水平高。